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重庆在线app下载 > 新闻动态 > 专访美国首席版主: 再见美国,永远寄托

专访美国首席版主: 再见美国,永远寄托

发布日期:2025-02-02 19:56    点击次数:64

采访对象 : 美国留学版首席版主 wang_come_on

伪 · 记者 + 整理人 :TOEFL & GRE AW 版版主若如此

修改人 : 某语文极好的大神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寄托天下「 ID:gternet」

1.    能否向各位寄托天下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我 2008 年毕业于国内一所 985 学校,同年赴美,在 PennState 攻读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2013 年毕业。现在已经回国,在国内某高校任教。

2.    您为什么要回到中国呢 ? 从您的角度出发,回国发展 / 在美国发展各有什么利弊?

2013 年我博士毕业时有四种选择:

1. 在美国工业界找工作

2. 在美国找教职

3. 回国从事企业工作

4. 回国进高校

2013 年美国经济还未从金融危机缓过来,市场的供需关系严重失衡。而大量的留学生 PhD 毕业后,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因为很多大公司招收的人不多且不太喜欢资助外国人。所以我当时在美国投了很多大公司没得到回信,且有一些个人原因,所以也算是不得不回国了。

但是我的很多朋友们在各种各样情况下都能留在美国,无论是找一个不那么好的工作,先当作跳板做着,还是做 post-doc 也好,其实想留在美国的大多数都能留下来。

(我之前有个帖子很详细的讲了一下现在就是回国的到高校来工作这个的利弊和怎么来考虑这个问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801019/answer/24843665)

泛泛而谈,我觉得最近十年回国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科研领域。回国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一方面由于美国的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面也是国内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待遇变得越来越好。所以我的绝大多数学术圈的朋友们最后都回了国,毕业后在业界工作的朋友们大多数还留在美国。但是出于更多的考虑,比如家庭,自己的职业发展,孩子今后的培养等各方面因素,很多人都在考虑回国这件事情。

总的来说,我觉得美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几个方面不像以前比起中国有强烈的优势。中国在近几年发展得非常快,无论是国民经济也好,还是学术的发展也好,各个领域都在上升。所以,很多人觉得回国也并没有那么糟糕,再加上能离父母朋友近一点,文化饮食也更习惯。如今这个天平正往中国这边倾斜,就是整个中国正在往上走,美国在往下走,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我觉得还是挺明显的。

3.    请您谈谈您的行业在国内和美国未来发展的简单预期?

这个问题我分两部分来叙述,

第一部分是我从事的化学或材料领域发展(就业)的趋势,

第二部分是科研的现状。

化学或材料方向近几年还是留学申请的一个非常大的分支,而且我觉得在今后的至少五到十年内仍然是一个非常主流的分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的基础教育的投入非常大。我们国家在化学物理,包括材料,包括纳米工程方面的投入很大,就是国家层面有非常大的推动力。从青少年教育角度自然就要投入很多的资源,并且让大家相信这个领域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学生们毕业以后也就比较容易再继续申请这两个专业。从申请的结果也可以看出来,每年化学或材料的 offer 都非常非常多。

①美国工业界:我觉得化学和材料,包括生物、医药这几个领域仍然是非常非常大的产业。我感觉化学和材料这个领域在过去的五到十年中有点走下坡路,我不是特别了解企业界的动向,但是可以看出像杜邦和陶氏的合并,就是一个很明显行业萧条的现象,才会导致这种大型企业之间要抱团。包括他们合并了以后撤掉原来的技术研发部门,裁了非常多的人,这也体现出了行业一种萧条吧。所以我感觉这种行业将来会有很多发展的机会,但是大的老牌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像没有特别好。再加上现在经济也没有那么好转,包括美国国内的失业率高,所以我觉得化学和材料领域的学生们去大公司就业机会可能不会像十年前那么好。

就业可能会比较好的两个方向一个是高分子领域,它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一直非常火,而且在化学和材料这个领域一般高分子这个方向招人招得特别多,所以如果是学高分子的学生在美国找到一个大企业还是很有希望的。另外一个领域就是新材料,新材料对应的这些产业很多都是一些小的新兴的企业,找到工作或者创业的机会很多。而新材料的定义很宽泛,包括能源材料、光学材料、热学材料、电磁学材料等等。这些新材料的研发,很多是掌握的大企业的手中。但如果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往往也能够在小企业创业。因为我也没有在企业待过太长时间,所以不是特别了解。

②国内工业界:虽然我们国内也有大型的化工企业和材料企业,但是研发实力总体上比起国外确实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能看出来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特别强大的化工和材料研发企业。有很多做原材料简单的提纯的公司,比如中石化和中石油,或者有一些做销售的,或者说做产品转化的。但是这些公司很少会有大型的研发部门。因此我们国家在企业中从事化学材料研发的人确实不多,因为企业无法承担这么多人才。在我读完 PhD 回国以后就发现这方面的工作非常少,有的也是在上海广州等地的外企的研发部门。

③学术界:所以如果学的是化学材料专业,回国去企业找工作,不是特别好的选择。那化学材料现在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做科研。因为这是现在比较热的前沿研究方向,无论从发文章方面还是从国内或者美国就科研方面对这个领域的人才的需求缺口总量是很大的。如果一个学生想从事高校的科研。那他在美国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可能 95% 的学生毕业以后是没有能力一步一步走到美国的科研界的。还有很多学生的是回国来加入到这个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大军中。

那在刚才说的这个两个方面我都有一个帖子。在工业界方面,我有一个帖子是分析化学领域就业情况码(http://bbs.gter.net/thread-1718272-1-1.html)。另外一个帖子是讲我为什么要做科研(http://bbs.gter.net/thread-1801177-1-1.html)。这个帖子更多的是一些心态吧,就是为什么我会选择走科研这条道路,我觉得也是值得后人来学习。

4.    您觉得美国的这段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带给您的最多的是什么?是一份本领,心态,财富,还是阅历?它是否给了您十年前想要的东西?如果让您重新选择,您还会选择留学美国吗?

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回答 :  

①这是不是我十年前想的东西

②在美国的这段经历带给了我什么

③我是不是会重新选择 / 会不会推荐大家来选择美国

① 其实我十年前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而且我很确定对大多数同学而言都并不清楚自己在出国的时候想要什么。我们之前做过持续两年的板上调查问大家出国留学的目的,70-80% 的同学回答是为了出去见识一下新的世界,是为了镀金,是为了随大流等等。这些答案并没有错,但都是非常宽泛的答案。换言之,大多数同学出国的时候目的并不是很明确,比如要学习某个技能,或者一定要留在美国做什么事情。

那放在我身上更是如此,我当年出国的时候,主要是觉得,国内的这些选项,我并不是很满意,工作也好读研也好。我就是觉得应该试试一些新的更高大上的选择。当时 2008 年在我的周围出国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事情,我觉得留学听上去比较有意思,感觉挺精英的,而且我也有能力去尝试。所以出国留学确实满足了十年前的我很多的好奇心,让我见识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并且让我有了一个自觉高大上的一个机会。但是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更多的考虑自己想要什么。

②我绝对没有任何贬低美国留学经历,美国留学给我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我所失去的东西。可以说我今天拥有的一切,绝大多数都是这段留学经历带给我的。从非常现实的角度而言,它带给我一个学位。这个博士学位是一个很有用的东西,回国想进高校如果没有美国的博士学位,很多时候路是不好走的。包括在这个社会上你跟别人说我是在美国读的博士别人会高看你的。甚至我的老婆当时要求就是对象能有留学经历,就更别说家人、朋友的这种自豪感。由于这个留学经历所带来的一些好处,比如人才政策等等,虽然听上去很俗气,但是这是绝大多数回国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从相对宏观的人生感悟的角度,留学经历自然带给我们阅历和眼界,留学时能体验很多国外的文化和生活,能遇到美国人、印度人、韩国人、欧洲人。我也见识了很多从国内过去的各个学校的精英。当然也见识了很多比较负面的事情,大家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气氛不和谐)实验室环境,美国的贫穷甚至落后和愚昧,都可以多少见识一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可以慢慢地有自己的一些对人生的见解和对世界的认识。这是困在国内的某个小城市终其一生没有办法体会的事情,甚至看美剧和美国电影也绝对无法体会。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待问题的态度。这是美国留学给我带来的更重要的事。博士期间给我带来的就是如何来看待问题,看待困难,看待挑战,用自己所学的东西去解决难题。而自己没有学会,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挑战要怎样慢慢啃下来。经历挫折的时候怎样不被压垮,如何在所有周围人的这种躁动和喧嚣中保证自己的一点安宁,或者说你自己能守住自己想坚持的东西。

大多数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会考虑他将失去什么,其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于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说,失去的是青春。因为出国读博士至少五年,这一段黄金的青春你可能不太有非常大的收获。应该就是在痛苦和不断的奋斗中磨练自己。有很多人在这个残酷的这个过程的被慢慢淘汰了,或者是慢慢地压垮了。所以这就是不可避免的一种失去。

还有一种是亲情、友情的失去,父母变老,家里面的长辈可能也不在了,包括男女朋友时间长了可能都不一定在身边了。国外的感情生活相当的寂寞和孤独,国内的朋友都一个个可能越走越远,结婚生子,他们的工作也在不断地前进,这些东西都不断的侵蚀着我们的心理。身体上也会非常劳累,非常痛苦。所以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多的磨难。

③   但是总体而言,我还是觉得收获是远远大于付出的。所以让我建议,我当然还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有一个到外面去看看的机会,不一定是去美国,也希望大家能够有跳出自己原来的小圈子或者原来眼界的想法。人生充满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希望大家能给自己更多的选择。如果我有孩子,我也会希望他能够有朝一日能够到外面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去认识更多的人,去体验更多的悲欢离合。

刚才我说的很多感悟,在我刚回国的时候有一篇贴子叫‘再见,美国’,里面有许多刚才我说的话(http://bbs.gter.net/thread-1623974-1-1.html)。

5.    接下来来谈谈您与寄托的邂逅吧!当初您怎么认识寄托的呢?

第一次注册寄托是在 2005 的冬天。我很清楚地记得当时刚上大二,第一次萌生了可以出国这个想法。当时可能还是因为有一个师兄。他当时在准备出国,刚上大三,但是他当时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科研了,而且很有目的性,上进心非常足。这个师兄他后来去美国做了一圈回来之后,现在是国内一个很有名的教授,在这个领域做得非常厉害。

当时他就跟我讲了很多出国的事情,点燃我很多斗志,当时就可能是他给我介绍寄托,我就注册了一个 ID。这个 wang_come_on 这个名字,其实是我最早的一个用的邮箱的账号。现在看上去挺傻的,但是用了很多年。开始的时候呢,我们都是循序渐进,先考 G 再考 T 再申请等等,所以我先看的是 GRE 版。去看那些大神们讲怎么准备,包括他们每天经常给我讲每道题和怎么写作文。我还记得当时有一个版主‘心梦无痕’(好像是这样一个 ID),我忘记是不是这个版主了,他的头像是一个很帅的卡通帅哥。

当时寄托 GRE 版活动特别多,每天都有类似于打卡写作文的活动。吸引大家过来,我自己也写过 Issue 和 Argument。发上论坛后让大家帮我改正。十几年前大家没有那么多渠道来获取一些资讯,也没有那么大的圈子让留学的群体互动。寄托论坛也好太傻论坛也好,当时好几个这样论坛的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而且大家也非常乐于分享,非常乐于跟别人交流,不像现在很多的朋友只是上来看一眼,可能就走了,没有什么反馈。当时并不是这样,我觉得当时大家好像很激动,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沟通。

6.    当初您为什么申请做版主呢?

后来考完 GT,就去申请,也比较小白地发定位题,包括最后拿到 offer,也发了 offer 帖子等等,就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流程。后来我到了美国就和很多混寄托的人一样,到了美国以后就慢慢地不怎么用这个论坛。我偶尔还会上来看一看。包括在板块灌水,很多版块都去逛逛。好像是后来在我读博士第三四年的时候,当时好像美版管理团队发了一个帖来征版主,我当时还挺有这种分享精神,有帮助大家的愿望。所以当时就想试试看担任版主这项工作。

当时的美版团队也给了我很多帮助,也帮我辅导,包括怎么做版主之类。好像是从 2010 年左右开始做的版主,一直到现在。其中也经历了美版的很多发展,也包括美版的一些事情。

比如前几年的时候,就有时会有人上来劝劝大家转专业,一上来就打击大家申请积极性。例如你这个申请专业不好,或者你这么大年纪了还申请,出现了不少很负面的评论。所以我们当时也花了很多心思来维护板上的氛围。

我们刚刚上任的时候,每年都会采访拿到好 offer 同学。所以每年申请季结束的时候,美版都会出很多的采访贴。现在这个风气慢慢的没有了,但是现在又有了更多更不一样的活动,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这种采访并不是当届的,而是往届的。例如采访他们的一些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心得体会,学习生活,工作经历等等。这是在 2015 年的时候,我们首先进行了一次,今年又再进行这样的活动,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不知不觉我在寄托也混了有十二三年了,也见证这个论坛的成长和变化。但是不变的是这一群人,他们始终是出于一种帮助和分享的目的,不论是版主,管理员还是网友,我觉得这个论坛始终没有走上商业化的路线,也从来不会用赢利的方式来诱导或者胁迫网友。我觉得这一点是我最敬佩也和我最有共鸣的地方。不管这个论坛的人气或者我们的访问量是高是低,我觉得在我心里面就是只要我的分享也好,我的经验帖子也好,能够帮助一个两个三个网友,让他们的人生发生改变,我就非常欣慰。

7.    版主期间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一件即可)?

我买一送一,给你讲两件。

① 第一件事情就是前两年的时候发生在美版一次不算太小的风波吧。当时有几个 ID 非常喜欢劝别人转专业。他们并没有说得很难听,但比如你是学数学、物理、化学的都劝你转专业,最恐怖的事,你学生物的那他们肯定就会说你这个专业没有前途,找不到工作,趁现在还年轻,还有机会赶快转计算机吧。可能他们说的话会会让人难以接受。

当时这几个 ID 非常活跃,所以美版整个气氛会比较消极,甚至有些网友会给我发私信说,怎么美版现在转专业的风气这么盛,让我们来改变一下。这对于当时我们的美版管理团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因为至少在我任上我是希望美版能够比较民主、开放,我们并不会禁止大家说转专业这种事情。

至少我的思路是大家都是成年人,那就有自己发表意见的权利,同时也有鉴别别人说的话是否适合自己的一个能力。显然不是听了别人说的话不合你的心意就要就愤然离场,或者破口大骂,我觉得这不是我们应该有的素质,我要求我们的美版团队的就是要在这个过程中相对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如果对方任何一个 ID 做了违反版规的事情,我们会采取行动。但如果大家是处于一个比较有理有据的,心平气和的讨论的阶段,我们没有权力去支持任何一方。当然我们作为个人是有自己的倾向的,但是作为版主应该慎用自己的权力。

所以当时美版的氛围不是特别正面,但我也没有做太多的事情,我可能会发表一些个人的想法,我们会劝大家尽量平和一点,希望大家能够多考虑考虑自己的情况,不要人云亦云,要成熟,冷静等。可能有的人不是特别喜欢我们这样的这种管理风格,所以有的人可能就离开了,没办法。但是也有人觉得这样的美版是好的。所以很难说我们做得是对还是错,但至少从我的角度而言,这是符合我做事情的风格。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下我们当时美版有一个公告,我觉得那个时候是在美版发展史上,至少在我任期内是比较特殊的一段时期   http://bbs.gter.net/thread-1717482-1-1.html

②第二件印象深刻的事是在相对早期的时候。当时美版的管理团队,有一位版主离开了我们去做留学中介的工作。我们的版主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的:在我们任期内不允许参与盈利性质的工作,特别是留学中介。在我们任期结束以后,比如说我现在离开了寄托,原则上我们也不应该打着寄托的旗号。去从事这种盈利性的活动。比如说我现在网上说我不做版主了,去加入留学团队,然后对外宣称我曾是若干年的寄托美版版主,掌握了大量的情报也好经验也好,这是不公平的。

这个并不是说我们对网友不公平,对机构不公平或者对任何人不公平。而是我觉得寄托对网友来说是一个纯公益性质的平台。而且我们也非常鼓励大家 DIY,但我们并不反对找中介。借助这个平台,我自己收获了很多,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有不大不小的名气。如果我借助这个名气去外面牟利,我觉得是不太合适的事情,至少是寄托不鼓励的事情。后来我和他还会有一些小小的争执。我对这件事情印象很深刻,在我们的任期内,我们把这个规矩看得很重。

8.     您觉得寄托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您想对 18 周岁的寄托说些什么?

你问我寄托是一个怎样的存在,这两年我越发觉得寄托是一个充满情怀的地方。如果说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单纯靠情怀的这个网站。我觉得寄托算是其中一个。这个网站是一个很感人的存在,它并不盈利,它有一些广告的商业合作伙伴,但非常低调。所以得到的经济回报其实远远不能 cover 网站的运营成本。它主要是靠网站的负责人从别的事业的一些经济回报来补偿。换言之,就是他在贴钱运营这个网站,这是一个非常有情怀的事情,他贴这么多钱笼络这么多用户。这么多信息,又积累了这么多年的经验,没有去变现,也没有去换流量,更没有出卖大家的信息,没有什么回报。我觉得在现在这个年代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也就是十几年前的人可能才会做这种事情。到现在这个年代,我很难想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组织做这种毫无经济效益的事情。那寄托的存在,客观地来讲,在十年前和现在社会上的地位不太一样。我刚才提到在以前人们没有这种渠道,没有这种交流的平台,但现在已经远远不是这么回事。

大家也应该能体会到现在寄托的人气没有以前那么强,包括大家对这个网站使用的方式也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就像是每个人都非常地饥渴,对信息很饥渴,对朋友很饥渴,对认可很饥渴,所以都非常喜欢使用这个平台。现在你任何一方面饥渴都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满足。而且现在是一个信息碎片化交流,很扁平化的年代,寄托这种平台吧,它慢慢地就有一点跟不上时代了,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非常宝贵的存在,无论是它过去积累这么多经验也好,还是现在这种精神。这种提倡大家自己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且每个人的梦想都值得保护,值得珍惜,这样的精神是非常宝贵的。

那如果让我来对寄托说什么的话,我觉得十八岁对人来说是一个成年礼。对寄托来说,可能到了一个它需要更多的考虑自己定位的一个时候。它的一片赤子之心,那一片非常宝贵的真心,如何能够长久地服务大家,如何能够长久地保存在这个天地间,不被东西来侵蚀也不被这个市场所拖垮,不会被这个市场的大潮所冲刷掉,怎么样能够永远保持着我们的这种分享的热情,帮助的热情,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这种分享中来,以及再更换一些其他的形式来分享给大家,我觉得这是寄托应该考虑的。

当然我从内心里面希望寄托能够越办越好,我也非常希望我能够以我的各种方式来帮助寄托。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借助寄托这个平台能够帮助到所有有出国梦想和意愿的朋友,或者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梦想。更现实一些,我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出国是怎么一回事,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让她来判断这件事情适不适合自己。也许有的人通过上我们的网站打消这个念头,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并没有通过大家留学成功,我们就拿到回报,并不是这么回事的。所以我更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让所有人都认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出国。

9.    给即将飞跃的学弟学妹们一段话吧!

我觉得所有现在即将飞跃的学弟学妹们,他们面前展开的人生是他们无法想象的。精彩也好,失落也好,有太多的可能性。他们会经历非常非常多的一些从没有想象过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人生最精彩的地方,他们经历这些在面前像画卷一样徐徐展开的人生的时候,希望他们能够多像我们现在做的一样多:去帮助别人,多去帮助自己身边的人,都去帮助自己身后的学弟学妹们。今天在国外只有大家彼此帮助才能够不落后,然后才能够,保护彼此吧。

那大家,如果都有一份要分享和帮助的心情,我觉得寄托的精神就能一直的延续下去,这个论坛。办得再好,办得再差,其实归根结底,我们还是希望我们所有人能够有这样的一个精神,能够像我们一样,多喜欢去分享,喜欢去帮助。当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借这个寄托十八年的机会,多多地为寄托献计献策吧。也希望大家能够在飞跃的时候,或者是现在还有空的时候。能够写一写对寄托的一些祝福,对寄托的一些希望,为我们的寄托更好的建设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另外,我希望能够在访谈最后放几个我们美版之前的活动贴:

【HOT】猴年美版大型访谈火热进行中【更新 mokpo 的文科生经验】

http://bbs.gter.net/thread-1943288-1-1.html

【猴年重磅】版主和你聊美国申请:wangcomeon 微信访谈实录

http://bbs.gter.net/thread-1945171-1-1.html

起飞前你要知道的几件事(2L 有更多旅途相关的重要信息)

http://bbs.gter.net/thread-1990147-1-1.html

2018 美版大型访谈活动 -《我的十载美利坚》【第七集已于 20180406 发布】

http://bbs.gter.net/thread-2151215-1-1.html

【人在美国】采访合集←←←←看过来!!!

http://bbs.gter.net/thread-1806935-1-1.html

结语:采访时没想到王版有这么多的感悟,足足讲了一个半小时。一边听着语音心里一边感慨,不知不觉我已经服务寄托两年了,寄托的纯粹性是我留下的动力,也是为了帮助他人,分享信息和经验。如今我也即将是飞跃大军的一员,无论如何,也会继续帮助他人。寄托成年快乐,情怀永在,也感谢王版的回答!



上一篇: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数增强A,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数增强C: 关于增加兴证全球中证A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的公告
下一篇:没有了